面對七十年不遇洪災:綿陽民政抗洪搶險顯身手

  來源:315記者攝影家文川 張瑩峰2018-07-16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今年6月和7月綿陽市連續(xù)遭受大到暴雨,多地山洪爆發(fā)、泥石流肆虐。特別是7月2日至11日,遭到新一輪強降雨襲擊,全市降雨量200毫米以上站點172個,雨量較大的江油市含增鎮(zhèn)達到609.2毫米,涪江等主要江河發(fā)生了1949年以來最大洪水。

面對七十年不遇洪災:綿陽民政抗洪搶險顯身手

本網訊: 今年6月和7月綿陽市連續(xù)遭受大到暴雨,多地山洪爆發(fā)、泥石流肆虐。特別是7月2日至11日,遭到新一輪強降雨襲擊,全市降雨量200毫米以上站點172個,雨量較大的江油市含增鎮(zhèn)達到609.2毫米,涪江等主要江河發(fā)生了1949年以來最大洪水。11日上午8時,涪江洪峰流量最高達到12200立方米/秒,超警戒水位1.79米,超保證水位0.59米。

面對七十年不遇洪災:綿陽民政抗洪搶險顯身手

災情就是命令,面對特大洪災,綿陽市委、市政府科學研判、提前應對,全市民政、交通、住建、電力、公安、城管等系統(tǒng)全體動員,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投入到緊張的抗洪救災中。民政系統(tǒng)迅速啟動綿陽市Ⅳ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響應,干部職工取消休假和與救災無關的外出調研出差活動。分別派出5個工作組,分赴受災較重的涪城、游仙、北川及民政服務機構一線,查看災情,并對防汛救災工作進行指導。合理分配,調度救災人員、物資、資金等。各級民政部門認真做好災情信息統(tǒng)計工作,嚴格落實24小時救災值班制度和信息報送制度,落實專人負責災情統(tǒng)計、核查和評估工作,確保災情快報續(xù)報及時、快捷、準確。同時,建好因災倒房影像檔案等各類臺賬,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礎。

面對七十年不遇洪災:綿陽民政抗洪搶險顯身手

災害發(fā)生后,國家應急管理部、省民政廳高度重視綿陽受災情況。7月13日,國家應急管理部救災司副司長楊曉東率領由應急管理部救災司、消防局、安全監(jiān)管二司,國家減災中心和國家地震局應急司組成的國家救災應急響應工作組在省民政廳副巡視員王小平和救災處副處長鄭勇的陪同下,到綿陽涪城區(qū)、江油市受災一線查看災情,督導我市消防救援、汛期企業(yè)安全生產、地質災害防治等相關工作。
   據初步統(tǒng)計,全市受災人口90.13萬人,緊急轉移安置6.85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8190.85公頃,成災面積22550.32公頃,絕收面積6752.443公頃,損壞耕地面積252.6236公頃,因災死亡大牲畜、倒塌房屋等直接經濟損失479970.5萬元。全市民政部門下?lián)芫葹馁Y金461.389萬元,調運下發(fā)棉被、大米、方便食品等物資折合人民幣362.4668萬元。市縣兩級確保救災物資第一時間送往受災地區(qū),著力做好集中安置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做到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臨時住所、有干凈水喝、有傷有病能及時得到救治。同時,全市各級民政部門會同國土、衛(wèi)計等相關部門和當地黨委政府做好了危險區(qū)域群眾轉移安置相關工作。

截止7月14日,綿陽仍然有零星小雨,綿陽民政系統(tǒng)干部、職工繼續(xù)戰(zhàn)斗在抗災搶險一線,及時核準上報災情,做好搶險救援和受災群眾轉移安置,指導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加固。(文川  張瑩峰)

(編輯:鑫果)


面對七十年不遇洪災:綿陽民政抗洪搶險顯身手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