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記者攝影家湖北訊(葉小芮、 王歡、熊玲)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線,醫(yī)護人員爭分奪秒救治患者,公安干警第一時間實行交通管制筑起防止病毒蔓延擴散的隔離墻。天使白帶給人希望,警察藍給人安全感,然而當一個家庭是醫(yī)護人員與人民警察或雙警甚至多警的CP組合,那可就真的是“拋家棄子”了。
(一)醫(yī)警CP
丈夫孫斌:團風縣公安局團風水陸派出所民警,46歲。
妻子邵榮華:是團風縣人民醫(yī)院急救中心的護士長,45歲。
已經(jīng)在基層農(nóng)村派出所工作了17年的孫斌,這是他回城工作的第一個春節(jié),滿以為能陪妻子、女兒過一個團圓年,卻碰上了新冠肺炎疫情,他與從事醫(yī)務工作的妻子把今年面臨高考的女兒送到了70多歲的岳母家,就立刻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已經(jīng)20天,身在同一個小縣城的城區(qū),一家三口都沒能見上一面。孫斌和戰(zhàn)友們在大廣高速團風口24小時輪崗執(zhí)勤,對過往車輛進行檢查登記和勸返。團風縣政府征用尚一特酒店對疑似病例進行集中隔離觀察后,孫斌又向所長吳晶主動請纓守護隔離酒店。他說:“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作為一名人民警察,這是我義不容辭的重任”
邵榮華身為醫(yī)務工作者,一直奮戰(zhàn)在疫情最前線,疫情發(fā)生后,她所在的急救科室除了日常工作,還承擔了新冠肺炎的預檢分診,急危重癥患者的急救、發(fā)熱患者隔離輸液、接送城區(qū)及各鄉(xiāng)鎮(zhèn)的發(fā)熱患者等工作任務。她說:“我不是一名黨員,但有國才有家,我只是眾多逆行者中的一份子?!?
丈夫汪建:團風縣公安局網(wǎng)安大隊副大隊長 ,33歲。
漆青青:黃岡市中醫(yī)院護士,31歲。
防疫期間,汪建被安排在團風縣舉水河橋頭卡點執(zhí)勤,為了照顧老同志,他主動向領導請求承擔晚8時到早8時的卡點執(zhí)勤任務。每天早上結束通宵的執(zhí)勤返回單位,他看到隊里其他民(輔)警面對大量的輿情查控和引導工作忙得不可開交,他總想著多出一份力,主動放棄調休時間投入到工作,領導怕他熬壞了身體,勸他先休息,他卻總是說:我還能堅持會兒。然后在領導的無數(shù)次催促下,才會回去補一下瞌睡。
妻子漆青青本來是一名門診收費室的普通護士,新冠肺炎爆發(fā)以后,所在的黃岡市中醫(yī)院醫(yī)護人員嚴重短缺,她除了上好門診收費室班外,還鼓足了勇氣,主動到醫(yī)院發(fā)熱門診幫忙。從大年初一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20天沒有回家了。
夫妻二人互相擔心著彼此,又牽掛著家里年幼的兒子,可是他們說:這種時候,我們不僅僅是子女,是父母,我們還是醫(yī)務工作者和人名警察,我們就是要在崗位上堅守,不斷給群眾帶去希望和安全感。
(二)跨縣雙警夫妻CP
妻子楊洪:團風縣公安局法制大隊副大隊長。
丈夫孫凱武:黃岡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事故處理大隊辦公室主任。
楊洪說疫情就是警情,防控就是命令。大年初一接到通知,楊洪和孫凱武把正在讀高三的女兒安置好就趕緊返回了單位,這一走就20天沒有回過家門,她巾幗不讓須眉,每天吃住在單位、在崗點,參與24小時執(zhí)勤輪班值守,由于女同志上廁所不方便,每次值勤,勸返群眾口干舌燥卻連水都不敢喝。丈夫孫凱武疫情期間不僅要負責大隊的后勤保障工作,還參加了黃州大道與新港北路卡口的24小時輪班值守。他們說:因為都是警察,所以更能理解彼此的工作,每天一句加油,便是那些無須表達的千言萬語。
妻子江欣鈺:團風縣公安局巡邏警察大隊副大隊長
丈夫馬瑞堂:黃岡市公安局經(jīng)偵支隊商貿(mào)大隊副大隊長。
這對85后雙警夫妻,從同學到同事,最后成為一家人,他們既是夫妻,又是戰(zhàn)友,連公公都是戰(zhàn)斗在一線的的人民警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疫”中,一家三警從取消休假以來,就在各自的崗位上全力以赴,家里年幼的雙胞胎孩子只能丟給老人照顧,有時候視頻,孩子哭江欣鈺也跟著哭,可是擦干了眼淚,她依然每天堅守在團方公路的執(zhí)勤卡點。他們說:“穿上這身警服,就要擔起那份沉甸甸的責任,疫情不退,絕不返家?!?
在團風縣公安局,這樣的醫(yī)警之家還有邵建華、胡丹、廖志鋼、孫金華4家??淇h的雙警夫妻還有梅軍、徐源、舒友東、王春紅、東曉、童麗娟、唐鳴楊、任蕓、雷宇9家。還有很多同城夫妻檔、父子兵、兄弟兵。他們每個人都一聲不吭地克服著自己的實際困難,把職責和使命扛在肩上,把一切可能存在的危險擋在身后。他們說,愛不僅僅只是陪伴,這個情人節(jié)沒有鮮花和禮物,甚至無法相見,可是能夠在各自的崗位上,為著同一個目標并肩作戰(zhàn),這是他們一起度過的最浪漫的情人節(jié)?!霸概c你同堅守,愿你平安歸來,共赴春暖花開”。
責任編輯: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