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馬投澗小米”(隨筆)

  來源:原創(chuàng)笑琰(靳新國)2020-12-05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我是吃小米粥長大的豫北人。小米粥配上饅頭大餅或燒餅,加兩小萊是我家鄉(xiāng)人早歺晚歺最主要的食物。

家鄉(xiāng)的“馬投澗小米”(隨筆)

家鄉(xiāng)的“馬投澗小米”(隨筆)

文/笑琰

我是吃小米粥長大的豫北人。小米粥配上饅頭大餅或燒餅,加兩個小菜是我家鄉(xiāng)人最日常的早餐晚

小米有著豐富的營養(yǎng)含量,可增強體質、抗衰老,有“代參湯”之美譽,本草綱目上有載:“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噓塤,開腸胃。”中醫(yī)認為:“小米味甘咸有清熱解渴,健胃除濕,和胃安眠、滋陰養(yǎng)血、恢復體力”等功效。

我的家鄉(xiāng)——河南省安陽市龍安區(qū)馬投澗鎮(zhèn)馬投澗村,是因馬投澗免淘小米享譽中原,及至全國。

馬投澗鎮(zhèn),位于安陽市西南部,隸屬安陽市龍安區(qū),距城區(qū)10公里,屬淺山丘陵地勢,面積102平方千米,人口53750人(2017),耕地面積7.5萬畝,下轄44個行政村。馬投澗村人口3150人(2020普查),耕地面積4260畝。

家鄉(xiāng)的“馬投澗小米”(隨筆)

據史料記載,馬投澗小米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時期,作為當地群眾向皇帝進貢的米,深受歷代皇帝的好評,因此馬投澗小米又稱為殷都貢米,一直延續(xù)至今?!豆湃嗽啤罚厚R投澗兮,特產名揚。優(yōu)質小米,顆飽澤黃;金粒玉潤,四海飄香。小磨香油,質純味正;手工制作,名傳四方。

馬投澗地處淺山丘陵,環(huán)境優(yōu)美,空氣新鮮,無污染,是谷物生長的風水寶地。種出的谷米米油大,小米呈金黃色,富有光澤,易煮、粥黏、味香,米飯色澤鮮亮,食味黏香綿軟,營養(yǎng)價值高,是河南省和安陽市農科所育種基地。馬投澗免淘小米文化歷史悠久,倍受食用者喜愛。

上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馬投澗人的收入其中主要一項就是小米,僅馬投澗村就有幾百號人干起了小米售賣生意,全鄉(xiāng)超千人??恳惠v自行車,每日清晨馱著五六十斤小米,到安陽市及周邊縣鄉(xiāng)售賣。在安陽市、鶴壁市及周邊縣城的大街小巷社區(qū)都能聽到:“馬投澗小米,賣馬投澗小米”的叫賣。

還有專跑鄉(xiāng)鎮(zhèn)農村的,就不是騎自行車了,而是趕馬車。一大早四點起床,套上馬車,裝上兩大袋一二百斤小米,帶上干糧,穿上棉大衣,馬車上蓋上一條棉被就出發(fā)了,沿著農村鄉(xiāng)鎮(zhèn)叫賣:“馬投澗小米,換馬投澗小米”。農村不比城市,要讓農民拿現金買小米的人就很少,馬投澗小米好吃,想要吃可以拿大米、小麥等等來換,這樣農民愿意,馬投澗人回來再把大米、小麥變現,也有利潤。

到了九十年代,大多數馬投澗人已開始向第三產業(yè)轉型,服裝加工,外出到大城市創(chuàng)業(yè)成為主流。仍在做糧食生意的僅剩一小部分人,但也有的生意越做越大,眼界早已不只是谷子小米,而是小麥、玉米各種糧食,幾噸幾噸地調配生意,和全國各地政府糧庫合作。

進入2000年后,大大小小的超市興起,特色農產品有了更廣闊的市場需求,馬投澗免淘小米做為五谷品牌首選,“馬投澗正宗小米”在豫北各大糧店,大小超市很是醒目。但市場經濟下,消費者真假難辯,多是外地小米以假亂真,真正的馬投澗小米流入市場的越來越少。一是馬投澗人適應潮流經商者眾多,種谷米比較辛勞,每家每戶勞力不是經商就是外出創(chuàng)業(yè)打工,種地者逐年減少;二是自馬投澗從原安陽縣劃入安陽市龍安區(qū),并成為安陽市工業(yè)園區(qū),撤鄉(xiāng)改鎮(zhèn)后,十幾年來發(fā)展迅猛,近兩年107國道改道后緊臨馬投澗村西村南,村周邊大大小小工廠企業(yè)逐年增多,耕種土地卻在日漸減少。

如今的網絡時代,馬投澗免淘小米做為特色產品在網上也賣得火熱,1688、淘寶等均有銷售。

今年十一月去河南拍攝專題片,回時從老家過,便想再從馬投澗帶些小米回京城。大哥說今年種的谷極少,收成就一百多斤,新米下來沒幾天,市里的朋友便全要了去送禮,我去村里別人家找一些谷,給你現加工,一會兒就好。

做為土生土長的馬投澗人,如今能吃到正宗的馬投澗免淘小米,我忽然覺得是一種福氣了。隨著工業(yè)園區(qū)的發(fā)展,耕地逐年的減少,若干年后,無論我是在京城,還是回到故鄉(xiāng),能吃到地道的正宗馬投澗小米,幸甚至哉!

     2020年12月5日于北京老君堂初稿


家鄉(xiāng)的“馬投澗小米”(隨筆)

家鄉(xiāng)的“馬投澗小米”(隨筆)


(編輯:鑫果)



家鄉(xiāng)的“馬投澗小米”(隨筆)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