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法令修訂施行 保護未成年人不受“網絡欺凌”

  來源:人民網王雪純2021-06-03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人民網北京6月1日電 (唐佳 王雪純)“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可以說充分體現(xiàn)了時代特色?!敝袊ù髮W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寧寧在接受人民網“強觀

人民網北京6月1日電 (唐佳 王雪純)“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可以說充分體現(xiàn)了時代特色?!敝袊ù髮W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寧寧在接受人民網“強觀察”欄目采訪時表示,其增設的“網絡保護”專章是最大的亮點之一,也是未成年人網絡權益保護首次在法律層面有了系統(tǒng)性、完整性的規(guī)定。

這部法令修訂施行 保護未成年人不受“網絡欺凌”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今天(6月1日)正式施行。法律對社會高度關注的學生欺凌、網絡沉迷、監(jiān)護人不依法履行監(jiān)護責任等問題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規(guī)定。

處理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應合法、正當、必要

當前,未成年人已成為網民主力軍。公開數(shù)據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網民規(guī)模已達到9.89億,其中學生占比最多,為21%。苑寧寧認為,如何保護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中的權益,需要家庭、學校、社會、政府以及網絡產品服務提供者,共同構建一個“同心圓”。

而談到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對互聯(lián)網平臺來說,就應首先確定其未成年人身份。苑寧寧表示,這就需要互聯(lián)網平臺收集并識別未成年人的身份證號、人臉等個人信息。此外,由于未成年人的自我防護能力、自我識別風險的能力偏弱,因此其個人信息更容易被非法收集和使用。

“對此,‘網絡保護’專章作了明確規(guī)定,通過網絡處理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和必要的原則?!痹穼帉幈硎?,作為信息處理者,若是處理不滿14周歲未成年人個人信息,應當征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同意。換言之,不僅本人同意,而且還要取得其監(jiān)護人的同意,這就是“雙同意原則”。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當未成年人本人及父母發(fā)現(xiàn)個人信息被非法收集和使用時,可第一時間通知相應的網絡平臺,要求其予以刪除及更正?!斑@也是法律賦予未成年人及其父母的一項權利?!痹穼帉幷f。

這部法令修訂施行 保護未成年人不受“網絡欺凌”

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沉迷的產品和服務

數(shù)據顯示,中國19歲以下網民數(shù)量已超兩億?!胺乐刮闯赡耆顺撩跃W絡游戲”成為廣大網友關心和熱議的話題。

近年來,《網絡安全法》和《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等法規(guī),已經就未成年人網絡游戲做了專門規(guī)定。

苑寧寧強調,此次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旗幟鮮明地指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其沉迷的產品和服務。

對于或可能導致未成年人沉迷的產品或服務,網絡服務提供者必須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如技術措施、設置相應的權限,以及在時間上進行管理?!斑@里所有的要求都是提給網絡產品的服務和提供者的,包括網絡直播、網絡游戲、網絡音視頻以及網絡社交等?!痹穼帉幷f。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針對實踐部分予以了充分的回應?!痹穼帉幣e例說,為精準的識別未成年人,法律明確規(guī)定,國家要建立電子身份認證系統(tǒng),所有的游戲平臺都應當確保未成年人以真實的身份登陸自己的網絡游戲服務平臺,在此基礎上后續(xù)相應的權限、時間管理等措施才能夠落地。

此外,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不得在每日22時至次日8時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超過這個時間,就可以采取強制下線的方式保障未成年人在該時間段不能接觸網絡游戲。

再次,法律規(guī)定對網絡游戲的內容進行分類,進行適齡提醒。“特別是有一些游戲,不適合未成年人玩,或者特別容易沉迷。在這種情況下,網絡平臺服務者就要予以相應的提示,必要的時候要采取相應的措施?!痹穼帉幷f。

這部法令修訂施行 保護未成年人不受“網絡欺凌”

平臺應防止網絡欺凌擴大化

隨著近年來網絡平臺的發(fā)展,現(xiàn)實生活中針對未成年人的某些暴力行為,正在向網絡的虛擬世界轉移。

此前,最高人民檢察院就印發(fā)了《全國檢察機關“檢愛同行 共護未來”未成年人保護法律監(jiān)督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通過專項行動,預防和減少對未成年人實施侮辱、誹謗、威脅或者惡意損害形象等網絡欺凌行為。

“網絡從來不是法外之地,網絡欺凌也是近些年來現(xiàn)實當中、社會當中大家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苑寧寧解釋道,此次法律修訂中,首先明確了什么是網絡欺凌,即利用網絡的方式,對他人進行攻擊欺凌,從而造成他人物質或者是精神損害的行為。

網絡欺凌主要涉及實施網絡欺凌的施害者、遭受網絡欺凌的受害者、學校和網絡服務提供商等多方當事人。在應對網絡欺凌方面,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也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遭受網絡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應當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網絡欺凌行為,防止信息擴散。

為此,苑寧寧建議,應當?shù)谝粫r間聯(lián)系相應的網絡平臺,由網絡平臺通過屏蔽、刪除、停止輸送等等技術措施,防止侵害和欺凌行為的繼續(xù)。同時,平臺應當采取其他相關措施,防止欺凌擴大化。

(編輯:映雪


這部法令修訂施行 保護未成年人不受“網絡欺凌”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