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zhí)ь^?!?025年3月1日,“她們在‘夾縫’中不斷醒來:《中國女性詩歌史》三卷本首發(fā)式”將在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隆重舉辦。
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孫曉婭,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詩探索》主編吳思敬,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張莉蒞臨現(xiàn)場,縱論《中國女性詩歌史》。余應邀出京策劃,不能親臨洗耳恭聽崢嶸高論、浩蕩奇言,特擬四言五言古風以賀,不計平仄,唯抒胸臆爾!
一
詩補天闕,史記滄桑。
星辰大海,大道無疆。
注釋:1、詩補天闕:此著乃填補中國乃至世界女性詩歌史巨著,寓意有女蝸補天之功;天闕:雙關,一、“闕”古代作“缺”字;“天闕”:皇宮建筑,比喻京城,北京。
史記滄桑:雙關。一、“記”為動詞;二、“史記”名詞,比喻略近乎司馬遷《史記》:本書是女性詩歌的史詩、詩史,是詩寫的“女性詩歌史記”。滄桑:杜甫詩云:“賦到滄桑句便工”。本書透過女性詩歌史折射中華乃至人類文明的滄桑。
星辰大海:雙關:一、網(wǎng)絡流行語:“我們的前途是星辰大?!?,“星辰大海”寓意遙遠和未知,宏大無比,無邊無際;二、《中國女性詩歌史》首卷《月滿西樓》寓意“星辰”,第三卷《漂往遠海》寓意“大?!薄?
二
蹁躚舞女神,庠序裊詩音。
靈蛇銜緋朵,天馬踏紫云。
1、女神: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孫曉婭新著中國女性詩歌史第二卷《詩的女神》。“詩的女神”源自冰心詩句。
2、庠序:商務印書館出版孫曉婭新著《庠序有詩音》。
3、靈蛇銜緋朵:現(xiàn)代詩人馮至名作《蛇》:“我的寂寞是一條長蛇/靜靜地沒有言語/你萬一夢到它時/千萬啊,不要悚懼”“它月影一般地輕輕地/從你那兒輕輕走過/它把你的夢境銜了來/像一只緋紅的花朵”。
4、天馬踏紫云:天馬:駿馬美稱、神馬。李白、李賀筆下每有天馬縱橫。詩人認為,“李賀乃人類詩歌現(xiàn)代派鼻祖”,其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均在龐德、艾略特、里爾克之上。紫云:寓意紫氣云蒸,紫氣東來。
三
爰有女神降,星辰亦耀文。
靈蛇銜妙意,花雨落繽紛。
1、女神:“四關”:美女之喻、女詩人之喻、中國女性詩歌史第二卷《詩的女神》之喻、著書者之喻。
2、靈蛇:蛇年美喻。
3、花雨:“三關”:一、花季所降之雨;二、落花如雨,形容彩花紛飛;三、佛教語,諸天為贊嘆佛說法之功德而散花如雨,后用為贊頌高僧頌揚佛法之詞。南朝梁武帝時,云光法師在建康(今南京)設壇講經(jīng),感動上蒼,落花如雨,雨花臺由此得名。
而今,三位詩壇大家懷瑾握瑜,含英咀華,在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談詩論道,焉能不咳唾成珠,花雨繽紛?——恰如李白詩云:“香云遍山起,花雨從天來。”
她們在“夾縫”中不斷醒來:《中國女性詩歌史》三卷本首發(fā)式
●主辦
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出版社、丹曾文化
協(xié)辦:北大博雅講壇
●活動時間
2025年3月1日15:00-16:30
●活動地點
中關村圖書大廈二層活動區(qū)
●嘉賓
孫曉婭(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副主任)
吳思敬(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詩探索》主編)
張 莉(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
主講人
孫曉婭 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長城學者。現(xiàn)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出版學術專著《詩的女神:中國女性詩歌史(現(xiàn)代卷)》《漂往遠海:中國女性詩歌史(當代卷)》《個體詩學與話語實踐》《跋涉的夢游者——牛漢詩歌研究》《讀懂徐志摩》等。編撰《彼岸之觀——跨語際詩歌交流》等六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后期資助項目多項。
吳思敬 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詩探索》主編。曾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主要著作有:《詩歌基本原理》《詩歌鑒賞心理》《寫作心理能力的培養(yǎng)》《沖撞中的精靈》《心理詩學》《詩學沉思錄》《走向哲學的詩》《自由的精靈與沉重的翅膀》《吳思敬論新詩》《中國當代詩人論》《中國新詩理論的現(xiàn)代品格》,以及《中國新詩總系·理論卷》(主編)、《中國詩歌通史》(與趙敏俐共同主編)、《20世紀中國新詩理論史》(主編)等。
張莉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第五屆最受研究生歡迎十佳教師,“持微火者·女性文學好書榜”創(chuàng)辦人。著有《中國現(xiàn)代女性寫作的發(fā)生》《小說風景》《持微火者》等。獲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文學理論評論獎、女性文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中國作家協(xié)會散文委員會副主任,北京作家副主席。
活動簡介
中國女性詩歌寫作長期被遮蔽,女性在詩歌史的地位因此也長期被遮蔽。然而,在時光的長河中,無數(shù)的“她”曾以詩為舟,穿越歷史的迷霧,不斷醒來。尤其自明末以來,女性詩歌創(chuàng)作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繁興;至“五四”時期,她們更如星辰般閃耀,浮出歷史地表。而新時期以來,女性詩歌的驚雷登場則是一次集體性詩歌“爆炸”事件,在多元化的時代語境中,她們以詩為媒,不斷完成自我省思。
著名詩歌評論家孫曉婭教授長期耕耘于中國詩歌研究領域,她以細膩的女性心理、深厚的底蘊學識、敏銳的學術洞察力,積數(shù)十年之功,完成《中國女性詩歌史》三卷。從《月滿西樓》(古代、近代卷)到《詩的女神》(現(xiàn)代卷),再到《漂往遠?!?當代卷),成就“自有詩歌歷史以來歷史跨度最長、涉及詩人最多、對詩人評價最熨帖也最深入的一部中國女性詩歌史,是一部填補了歷史空缺的創(chuàng)新的著作”(北大中文系教授謝冕語)。才女詩人們深刻飽滿的生命書寫,女性詩歌的性靈與深度,在書中淋漓盡現(xiàn)。
在第115個國際婦女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我們榮幸地邀請到孫曉婭教授,以及著名學者吳思敬、張莉教授,帶領我們一同走進女性詩歌的世界,在詩行間尋覓,那些被歲月掩埋的聲音,那些在歷史長河中從“夾縫”中不斷醒來的深刻靈魂。
收看方式
長按識別二維碼報名參加線下活動
賀詩作者屈金星簡介,中國詩歌春晚總策劃、總導演、北京詩人、辭賦家、中華新辭賦運動發(fā)起人之一。2015-2025年,在京策劃發(fā)起十一屆中國詩歌春晚,同時推出中國詩歌夏晚(端午詩會)、秋晚等系列衍生品牌。中央電視臺曾以《屈金星:詩歌之旅祭誦屈原》為題作專題報道。曾策劃“回夢大河?尋根中原——余光中、汪國真詩歌之旅”。與張艷麗聯(lián)袂創(chuàng)作《小浪底賦》等辭賦,并立碑于全國各地。作品有《煤啊!我的情人我的黑姑娘》《屈原頌》《屈金星詩歌辭賦集》等,多次獲獎。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數(shù)百家媒體曾對其及策劃活動進行過報道。
(編輯 馬金星 人民藝術家網(wǎng)執(zhí)行主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