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記者攝影家網蕪湖訊:程良云,安徽蕪湖市平鋪鎮(zhèn)馬仁村楓發(fā)組人,蕪湖志華愛心團隊成員。作為愛心團隊的老成員,他時刻將愛心志愿行動做為自己的事業(yè)去努力,經常參加和組織志愿者們開展扶老、幫殘、助教、救孤、濟貧、獻血、導醫(yī)導診、文明勸導等義務活動。而他的妻子季小軍也很理解丈夫的奉獻精神,積極協(xié)助丈夫的愛心公益活動,有時甚至自己也去參加,全家一起“獻愛心”。
志華愛心團隊原為“蕪湖愛心陪護群”,成立于2011年,于2012年年底注冊成為志華愛心團隊。最初是創(chuàng)建者程志華在蕪湖弋磯山醫(yī)院做義工,感覺一個人的力量太微弱而萌生了成立愛心陪護群的想法,于是在2011年7月7號在網上成立了“蕪湖愛心陪護群”,兩年間吸納蕪湖各高校大學生志愿者和社會愛心人士共一千多名,程良云就是其中之一。他們主要為蕪湖及周邊地區(qū)的老、若、病、殘弱勢群體服務,多次被省、市、中央各大媒體、電視臺多次報道。
程良云出生于平鋪鎮(zhèn)馬仁村,現居住在蕪湖市區(qū),每年大概回老家兩三趟。探親訪友間隙,常年做志愿者的他發(fā)現村里有不少需要幫助的殘疾人和孤寡老人?!跋啾扔诔鞘?,農村條件本來就相對較差,他們就更可憐了?!庇谑?,程良云所在的志華愛心團隊小天使分隊便常利用休息時間走進鄉(xiāng)村看望幾位特殊群體并送上米、油等物資。幾次探訪,了解到老人們還需要電風扇、電飯煲等生活用品,程良云便聯(lián)系團隊在各個愛心群發(fā)起倡議,呼吁大家進行捐贈。眾人拾柴火焰高,眾多企業(yè)和愛心人士紛紛捐贈物資。有的企業(yè)直接捐贈現金用于購買燃氣灶、電飯鍋;一些網友從外地寄來被子、衣服等;一些愛心人士還特意購買了手電筒、熱水壺、收音機、電風扇送到了愛心團隊。
2015年5月10日,志華愛心團隊帶著價值近3萬元的物資來到平鋪鎮(zhèn)馬仁村。住在楓發(fā)組的汪氏老兄弟倆是村里的“三無”老人,哥哥常年體弱多病,無法勞作,弟弟因年幼時生病落下病根,生活不能自理,兄弟倆相互扶持,無經濟來源,僅靠微弱的救助維持生計。程良云得知這一情況后,帶著志華愛心團隊為汪氏老兄弟送來了電飯煲、電風扇、方便面、油、米等生活必需品,程良云對汪氏老兄弟說:“汪老,您在生活上需要什么盡管和我們說,我們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幫助你們度過難關?!眱蓚€汪老激動地握著程良云的手,嘴里不停地說著“謝謝”。慰問汪老之后,程良云和愛心團隊還去慰問了其他幾家困難戶,癱瘓在床、失去光明的鄧先才老人;患有帕金森病,靠撿垃圾為生的陳策玉老人;無兒無女,身體虛弱的李蓮英老人……每個困難戶都有著各自的不幸。程良云他們除了給每位老人送上各種生活用品外,還陪著聊聊天,希望能盡自己的微薄之力給困難村民提供幫助。除了親手向困難群體捐贈物資外,當天,志華愛心團隊還將大袋新鞋子、衣物、玩具捐贈到了馬仁村,這些來自社會愛心人士的捐獻物,將由村干部統(tǒng)一分發(fā)給村里的貧困人群,玩具則會發(fā)給村子里的留守兒童。
自那次活動之后,程良云逢年過節(jié)就去看望村里的困難群體,給他們帶點水果和生活用品,陪他們聊聊天??吹酱謇镉泻枚嗔羰貎和吐?lián)系愛心團隊,在去年“六·一”兒童節(jié),給留守兒童們送去了書包和文具,鼓勵他們好好學習;看到村里有些孤寡老人身體情況不是很好,程良云就通過愛心群聯(lián)系到安徽中醫(yī)藥高專藥學系的青年志愿者,志愿者們來到馬仁村為老人們量血壓,親切地與他們進行交流,并詳細詢問他們的身體和生活狀況,囑咐他們注意身體,最后還為老人們準備了一份小禮物。
程良云熱心致力于愛心公益事業(yè),得到了村民們的一致好評,可程良云卻認為自己做得很普通,用他的話就是“我能做的只是一點‘熱’,如果每個人都發(fā)揮自己的一點‘熱’,整個世界才會更加溫暖!”在程良云的帶領下,馬仁村不少年輕人也積極投入到愛心志愿活動,都愿意把自己的那份“熱”獻給社會——我們這個大家庭之中!
程良云:熱心致力于愛心公益事業(yè)
核心提示:315記者攝影家網蕪湖訊:程良云,安徽蕪湖市平鋪鎮(zhèn)馬仁村楓發(fā)組人,蕪湖志華愛心團隊成員。作為愛心團隊的老成員,他時刻將愛心志愿行動做為自己的事業(yè)去努力,經常參加和

- 三棲藝人鄭丹:出身模特氣質范,愛心拍戲兩不誤2016-08-19
- 開展愛心義賣,踐行雷鋒精神2024-03-06
- “山東好人”孫煥文 幸福院里獻愛心2024-01-25
- 慈善終端聯(lián)合中保愛平臺共同成立中保愛公益事業(yè)部啟動大會在京成功舉行2024-01-23
- 暖新聞 阜陽心連心 傳遞愛心讓孤兒不孤2017-02-14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