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協(xié)昨日公布了2021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人選、2021年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福建省推薦人選的遴選結果公示。...
關鍵詞: 福建公示 “最美科技工作者” 人選
2021-12-17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今天,由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評選的“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在京發(fā)布?!禘ngineering》期刊執(zhí)行主...
關鍵詞: 中國工程院發(fā)布 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5G 中國天眼
2021-12-16
12月10日電 (林榕生 葉雅蓉)10日,寧德市社科聯(lián)召開首屆福建省社科界學術年會“寧德學派”論壇暨第五屆新時代閩東社科專家面對面、2021年重點課題高端交流會...
關鍵詞: 首屆福建省社科界 學術年會 “寧德學派”論壇召開
2021-12-11
手機電池長期處于滿電量或高電量狀態(tài),會加速電池的老化。因此,當手機充滿電后,應及時拔掉充電器,避免電池長時間處于高電量狀態(tài),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關鍵詞: 手機未“老” 電池先“衰” 充電習慣
2021-12-11
遠程超聲不受時間、地域限制,能讓超聲專家的手“伸”得更遠、更廣。比如在救護車上安裝5G遠程超聲儀器,就可以幫助醫(yī)生提前介入患者診療。12月1日,第九屆深圳國際工業(yè)設...
關鍵詞: “未來聽診器” 超聲專家 手“伸”得更遠
2021-12-09
人工智能已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具革命性的技術之一。“人工智能是我們作為人類正在研究的最重要的技術之一。它對人類文明的影響將比火或電更深刻”。2020年1月,谷歌公司首...
關鍵詞: 2022年 人工智能 七大趨勢
2021-11-25
純黃、橙色、正紅……近年來,中國農業(yè)領域科學家成功培育出一系列奇缺花色的“秾”系牡丹新優(yōu)品種,填補了國內牡丹花色空白,增添了豐富瑰麗的色彩。這是記者從近日在北京...
關鍵詞: 奇缺花色 成功培育 我國牡丹
2021-11-23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8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發(fā)明了一種新型高分辨率相機,采用“合成波長全息術”將相干光間接散射到隱藏物體上,這些物體再將光散射...
關鍵詞: 新全息相機 “隱秘角落”
2021-11-19
“現(xiàn)在我覺得做事更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了。”北京化工大學青年教師李好義最近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2020年初參與科技抗“疫”的深刻感受直到現(xiàn)在都激勵著自己。他說:“我...
關鍵詞: 北化工 “彩虹絲口罩” 有效阻隔 新冠病毒
2021-11-09
近日,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chuàng)新研究院科研團隊在超導量子和光量子兩種系統(tǒng)的量子計算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使我國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兩種物理體系達到“量子計算優(yōu)越性...
關鍵詞: 比超級計算機 快千萬倍 我國 量子計算
2021-10-26
據(jù)央視新聞消息,剛剛,由我國自主研制的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可工程化應用的整體式固體火箭發(fā)動機在航天科技集團四院試車成功。...
關鍵詞: 重大突破 世界最大推力整體式固體火箭發(fā)動機試車成功
2021-10-19
北京10月14日電(張未 劉慶豐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0月14日18時51分,我國在太原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采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首顆太陽探...
關鍵詞: “羲和號” 發(fā)射 中國 “探日”時代
2021-10-15
植物學家彼得·克蘭在《銀杏:被時間遺忘的樹種》一書中,曾描述銀杏“是中國送給世界的珍貴禮物”。銀杏樹,又名公孫樹,四月開花,十月果熟。1992年出版的《中國植物紅皮...
關鍵詞: 滿大街都是 銀杏 人類伸出援手
2021-10-06
10月5日電(甘甜)當?shù)貢r間5日,諾貝爾獎開獎周進入第二天,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了又一重磅獎項。根據(jù)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科學家真鍋淑郎(Syukuro Manabe)...
關鍵詞: 2021諾貝爾 物理學獎揭曉 立于科學前沿 探索世間奧秘
202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