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出土的戰(zhàn)國墓,揭開古代避暑神器,原來古人幾千年前就喝冰鎮(zhèn)美酒

無計讀史2020-07-09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在完全沒有現(xiàn)代技術的支撐下,極具智慧的古代人民會想出怎樣的奇招避暑呢?今天就一探古代避暑的奇妙世界。

炎炎夏日,似火驕陽,人人都說酷暑難耐,現(xiàn)代人自然是不怕熱,不怕夏天的高溫的,因為我們已經(jīng)有相當成熟的避暑設備如空調、風扇等,然而在中國古代,在完全沒有現(xiàn)代技術的支撐下,極具智慧的古代人民會想出怎樣的奇招避暑呢?今天就一探古代避暑的奇妙世界。


隨著古代生產(chǎn)力的不斷發(fā)展,到唐宋時期,避暑乘涼已經(jīng)成了中國古代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 古代避暑神器

1.青銅冰鑒

1977年出土于湖北隨縣曾侯乙墓中,發(fā)明于戰(zhàn)國時代!由銅鑒、銅缶組合而成,缶套置于鑒內,是中國古代最早的避暑工具!古代人偏愛飲酒,因而這也是他們冰鎮(zhèn)美酒的工具。

2.古代冰糕冷飲

元朝陳基說:“色映金盤分處近,恩兼冰酪賜來初。”由此可見,古代加冰的糕點也成為生活中比較重要的內容,到了南宋時期,一些冷飲如甘豆湯、漉梨漿、鹵梅水、姜蜜水、木瓜汁、荔枝膏水等被廣大平民所鐘愛,也是夏天獲得涼意的快樂源泉。

3.冰桶

多用紅木、柏木等材料制成,口子大底部小,形式漏斗,上方覆蓋厚木板,腰部用銅固定,底部有木托用于隔濕防潮。它被清代宮廷和權貴所鐘愛,制作成本較高,平常百姓根本接觸不到,因而流傳下來的實物也較為稀少。

二、 古籍中記載的避暑妙招

據(jù)《唐語林》卷四記載:“玄宗起殿,....時毒方甚。上在涼殿,座后水激扇車,風獵衣襟。....四隅積水簾飛灑,座內含凍?!敝v的就是涼殿,內裝一種機械制冷的設備,不禁讓人驚呼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

《武林舊事》卷三載:“禁中避署,多御復古,選德勤殿及翠寒堂納涼。長松修竹,濃翠蔽日,層巒奇岫,靜窈縈深。寒瀑飛空,下注大地可十畝。池中紅白菡萸萬柄,蓋園丁以瓦盎別種,分列水底素馨、建蘭、麝香藤、朱槿、玉桂、紅蕉等花數(shù)百盆于廣庭……”講的亦是涼殿,由此可見古代宮廷偏愛建造涼殿來避暑。

避暑建筑在古代有很多,可以說是較為廣泛的一種避暑方式,《唐語林》卷五記載御史大夫王某“宅第有一雨亭,檐上飛流四注,當夏處之,凜若高秋。”劉禹錫《劉駙馬水亭避暑》詩也描述了水亭特色:“千竿竹翠數(shù)蓮紅,水閣虛涼玉簟空。琥珀盞紅疑漏雨,水晶簾瑩更通風?!痹娭兄v到的就是水亭,將冷水輸送到亭頂?shù)乃拗校缓笞屗畯姆块芩闹芰飨?,從而起到避署降溫的效果。這類水亭效率低下,而且建造起來也頗為消耗財力,這樣的建筑僅僅適用于達官貴人之間,尋常百姓是無福消受的。

類似這樣的記載古籍中多不勝數(shù),我們分享的同時也能看到封建貴族所使用的避暑方式復雜多樣,消耗較大,尋常百姓所能接觸到的避暑方式也就較為單一。所以古代夏日是百姓的夏日,并不是封建權貴的夏日!

(編輯:月兒)



1977年出土的戰(zhàn)國墓,揭開古代避暑神器,原來古人幾千年前就喝冰鎮(zhèn)美酒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